PRODUCTS CENTER
數字化被視為實現產業轉型,滿足市場個性化定制需求的技術路徑。無論是工業4.0、數字孿生還是智能制造,技術融合改變了傳統制造模式的定義,數據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之一,實時反應設備與制造各環節的狀態,基于數據的附加價值則成為應用創新的落腳點,支持柔性生產、優化設計、產品追溯、預防性維護和企業決策。傳感器身處制造現場的數據采集起點,檢測識別方案的易用性、可靠性、高精度已經成為基礎性要求,開放互聯與智能化將成為下一階段的競爭焦點,變革就在當下。
巴魯夫(Balluff)1921年成立于德國諾伊豪森,從初的自行車、縫紉機維修,到汽車零部件生產,再到傳感器產品的生產制造,百年時光荏苒讓巴魯夫經歷了從機械到電氣化的轉型發展,如何順應市場需求把握數字化時代的新機遇?日前,本刊記者對巴魯夫集團董事總經理Florian Hermle先生進行了專訪,力求明晰企業發展思路,探究巴魯夫所倡導的“創新自動化”的深刻內涵。
巴魯夫集團董事總經理Florian Hermle先生
回顧百年征程,技術創新是巴魯夫發展的源動力。1968感應式接近開關BES投產:非接觸式傳感器是機械制造控制技術領域的一大進步,同時也令巴魯夫成為市場的之一。1978光電式傳感器BOS投產:巴魯夫傳感器自此可遠距離探測非金屬材料目標。1983由數據載體、讀/寫磁頭和分析單元組合而成工業RFID識別系統。2006依靠工業網絡和IO-Link連接垂直擴展產品系列:巴魯夫進一步發展成為系統與解決方案提供商,附件變為擁有高營業額的業務范疇。一個個重要的里程碑時刻,眾多創新產品成就了巴魯夫的品牌價值。巴魯夫提供創新型傳感器、工業識別及網絡技術以及用于集成式系統解決方案的軟件產品。除諾伊豪森的總部外,巴魯夫在不同地區設有生產及研發基地,包含68個國家內的各代表處及38家分公司,能向客戶保證產品在范圍內的快速供應,同時確保本地支持及服務的高標準。
17305172260
0517-86429912